全国咨询热线:13335065136
当前位置:首页 > 新闻中心 > 行业知识

青岛科大睿智解读:企业进行两化融合贯标认定的好处

编辑:admin | 发布时间:admin|阅读量:54

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各行各业的今天,两化融合已成为企业突破发展瓶颈、实现转型升级的核心路径。无论是政策支持还是实际效益,两化融合贯标都为企业提供了清晰的发展方向。

一、两化融合的核心内涵

两化融合即信息化和工业化的高层次深度结合,是工业化和信息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,其核心在于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、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,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:

  • 技术融合:工业技术与信息技术相互渗透、融合,催生出新的技术成果,推动技术创新。例如,传统机械制造技术与传感器、物联网技术结合,形成智能装备技术。

  • 产业融合:信息化进程与工业化进程不再相互独立,而是在技术、产品、管理等多个层面相互交融、密不可分。比如,制造业与信息服务业融合,形成智能制造服务产业。

  • 业务融合:电子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的各个环节,成为企业经营管理的常规手段。像生产计划制定、原材料采购、产品销售等业务流程均通过信息化系统实现高效管理。

  • 产业衍生:两化融合能够催生新的产业形态,如工业电子、工业软件、工业信息服务业等,为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。

二、两化融合贯标的必备条件

企业要进行两化融合贯标,需满足一系列条件,具体如下:

  • 企业资质:必须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的企业,且财务状况和运营情况良好。

  • 贯标需求与基础:企业要有建立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需求,并且两化融合工作具备良好的基础。

  • 所属行业:以生产制造类型企业为主,不限制产品所属行业。

  • 企业人数:劳动密集型企业人数通常在100 人左右;如果是生产高度自动化的企业,人数则无具体限制。

  • 销售收入:体系对销售收入没有具体要求,但一般来说,销售收入达到2000 万元以上会更有优势。

  • 信息化建设:需具备一定的信息化软件基础,常见的包括MES(生产制造执行系统)、ERP(企业资源管理计划系统)、PLD/PDM(企业产品设计研发生命周期管理的软件)、设备安全管理软件、外贸订单销售管理软件以及其他企业特有的能提高生产力、降本增效的信息化系统。

  • 财务的持续保障:两化融合需要企业提供资金支持,要求企业近两年对信息化、工业化有持续的资金投入,包括生产设备、信息设备、服务器等方面的投入。

  • 信息化安全:企业要保障信息系统的安全,有独立机房的企业,需制定信息安全保障制度和机房管理制度。

三、企业实施两化融合的具体步骤

企业要推进两化融合,可按照以下步骤逐步开展:

1.使用电子办公

  • 借助简单系统进行管控,确保每一条数据都有记录可查。

  • 所有审核流程通过OA、ERP 等系统线上进行,提高审批效率和规范性。


2.逐步实现联通

  • 实现MRP 运算、销售订单能够直接带出外协需求、生产需求、采购需求,减少人工干预,提高准确性。

  • 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完善相关模块,如客供件管理、耗材计算等,提升业务处理的全面性。


3.逐步更换信息化设备并深入使用系统

  • 通过系统的初步使用,减少不必要的成本,因为成本的降低意味着利润的增加。

  • 利用获得的利润购买具备系统对接能力的设备(需提供设备接口说明)。

  • 推动软件各模块纵向深入应用,例如生产管理中,将生产订单分配到工序卡,再分配到具体人员,人员通过系统进行报工。


4.打造智能工厂

  • 实现系统与设备的对接,读取设备数据,为企业决策提供有力支撑。

  • 让系统直接进行排工排产,并向设备下达指令,完成从下单、资源分配、生产到质检的无人化办公,大幅提升生产效率和智能化水平。

四、两化融合等级评定

两化融合贯标等级分为5个级别,其中A级为最低级别,5A为最高级别,不过目前能够认证的最高等级是3A级别,4A、5A等级暂时无法认证。

  • 规范级A级:企业开展了信息(数字)技术应用,大部分业务实现无纸化办公。信息化系统能够对企业流程进行有效管控,且流程之间形成连通,例如 MRP 运算、系统计时计件能够直接连通财务数据。

  • 场景级AA级:在A级的基础上,企业能够达到某些模块的KPI计算,并且这些KPI能够按月保持稳定或者实现提升,如库存周转率、资金周转率、采购合格率、到货及时率等。

  • 领域级AAA级:在AA级的基础上,企业实现信息化系统和工业化设备的高度融合,系统不再仅仅是进行数据的搜集,还能够进行大数据的分析、为决策提供引领,或者可以为设备下达指令,如智能排产、智能派单等。

  • 平台级AAAA级:在AAA级的基础上,企业能够创建上下游客户的共享平台,通过信息化的方式实现客供件管理、外协管理、远程外协下单、通过URL 链接进行沟通等功能,加强产业链协同。

  • 生态级AAAAA级:要求整个供应链,包括与产品相关的无限级供应商、外协厂商,都能够达到 A 级以上的两化融合标准。实现系统统一化、监管统一化、监控统一化,整个生态链呈现综合平台式操作。

五、两化融合认定的好处
  • 政府资金支持:通过贯标认证的企业可获得地方性补贴,金额一般在20-50万(各地政策不同);在项目申报方面,能够优先获得工信部 “互联网 +”、智能制造等专项扶持资金。

  • 企业竞争力升级:通过数据驱动实现精准决策,生产成本平均降低15%-30%;建立标准化流程,生产计划达成率提升35%以上,显著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。

  • 多体系高效融合:采用“1+N”模式,与 ISO9001、ERP等体系深度整合,减少重复管理成本;建立持续改进机制,动态优化业务流程,年效率迭代增速超过行业平均水平20%。

  • 数字化转型加速:推动IoT、大数据等技术与生产系统融合,为企业注入技术动力;实现关键环节 100% 数据可视,支撑智能决策,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步伐。

  • 人才战略储备:培养既懂工业又懂信息的复合型人才,为企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;打破部门、企业壁垒,构建产业协同创新能力,助力企业实现长远发展。


两化融合不仅是企业提升自身实力的内在需求,更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。通过深入推进两化融合,企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,实现可持续发展。


上一篇:科大睿智解读:ISO证书的CNAS标志如何影响证书含金量
下一篇:没有了!

微信公众号

  • 微信公众号
  • 手机网站

  • 手机网站
  • Copyright @ 2024 青岛科大睿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鲁ICP备16002530号-1 XML地图
    电话咨询:13335065136
    在线客服咨询